大師輕鬆讀 2008/01/03 [第261期]:創業心法17訣

點閱:12

作者:派特.歐布萊恩(Pat O’Bryan)原著

出版年:2008.01

出版社:輕鬆讀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創意思考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70

字數:59396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每天上班賺薪水,很難輕鬆多收入,用專業知識在網路創業,是幫自己加薪的絕佳方式!

本期目錄:

第1部:創業心法17訣

第2部:建立隨身企業的7大步驟

主題看板:

被動式收入(Passive Income)

被動式收入是一種持續性收入,即使不再工作,但收入仍能持續增加,例如經營公司、投資理財或直銷傳銷的收入。不論是《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或是《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哈福.艾克(T. Harv Eker),都一致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有錢人和一般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思考模式,在傳統觀念下,一般人所追求的是穩定的單次收入,也就是付出的努力得到相對應的回報。但是在有錢人的思維模式中,固定的收入雖然穩定,但是穩定的低收入絕對無法成功致富,所以他們轉而尋求能持續產生的被動式收入,就像是歌星或是作家,只要專輯或著作能夠暢銷,每加印一次就可以有多一次的收入,無限制的加印下去,則可以無限的得到收入。

有錢人都知道被動收入才是致富的關鍵,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發明了軟體,隨著軟體銷售額不斷提高,收入也相對不斷地累計。《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創作暢銷小說,豐厚的版稅和電影版權的收入使她成為全英國最富有的女性。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現金流,當現金流向資產,它在未來就能為人們創造更多的被動收入,當現金流向花費,也就是負債,會讓人們產生更多不必要的支出。一般人的收入之所以有限,是因為他們大多數的收入都是靠時間及體力直接創造的主動收入,而因時間和體力往往有所限制,所以相對創造的財富也就有限;相對來看,有錢人的思維模式則完全不同,不斷致力追求的是間接的被動收入,像是靠錢滾錢的投資利得。

網路創業家(Internet Entrepreneur)

創業不一定要有雄厚資本、多方通路,在科技助力下,以往的創業模式開始發生改變,顛覆傳統創業模式的網路創業潮早已成形並造成巨大影響,而主導這股勢力的族群,主要年齡層也日趨下降。

最成功的案例便是被Google出資16億5,000萬美元併購的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是從臺灣移居美國,在伊利諾州立大學香檳分校修讀計算機科學,於eBay網上付款公司PayPal工作期間,認識查德.賀利(Chad Hurley)和喬威德.卡林姆(Jawed Karim)。3個人靠著一個簡單的觀念,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創造16億5,000萬美元的財富。在一次私人聚會當中,陳士駿拿了V8攝影機拍下了聚會的經過,但是卻不知道要如何在網路上與別人分享,幾個人就在查德.賀利家裡的車庫,搭設可以在網路分享影音的伺服器網站,並且取名叫做YouTube,也就是「你的電視機」的意思,不僅可以在網路觀看,還能提供網友下載收藏,因為想要把影片也跟別人分享的簡單動機,領導網路影像革命的影片分享網站因此誕生。

社群網站Facebook在2004年的哈佛大學宿舍創立,2007年微軟投資2億4,000萬美元,取得部分股權,證明Facebook市值高達150億美元。網站創辦人馬克.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休茲(Chris Hughes)、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kovitz)設計Facebook的時候,還是哈佛大學的學生。網站的源起是因為其他同學認為「在哈佛裡,人和人之間相當冷漠」。

朱克柏格並不認同這個說法,想要建立一個「線上名錄」(online directory)來加以反駁。主修電腦學和心理學的2年級學生朱克柏格,只花了大約1個星期的時間設計程式,就在哈佛上線運作他的網站,取名為The facebook。後來朱克柏格覺得有必要設立一座內容更為豐富深入的網站,把整個哈佛校園串連起來。網站正式上線時大為轟動,超過一半的哈佛學生都登記加入會員,還將網站擴張到其他學校。此後The face book的故事不斷地被媒體報導。2005年網站名稱從The face book改為Facebook.com,並且被看好有潛力成為下一個Google或者微軟。

雜誌簡介

創立於2003年的大師輕鬆讀,原本屬於商業周刊旗下刊物,每週由國外專家評選一本時下暢銷財經管理專書,濃縮萃取精華,由台灣專家編輯群進行輕量化編輯,以中英對照週刊型式出版。出版之後一直深受中高階經營管理人喜愛,並列為提升個人競爭力的秘密武器。

  • 主題看板
  • 5分鐘摘要
  • 創業心法
  • 立下遠大志向,不要只想賺錢
  • 了解自己的「財富調節器」設定在什麼水準
  • 要懂得避免自毀前程
  • 讓人感到真誠
  • 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況」
  • 你給自己多大空間?
  • 寧可受重挫,也不要白走一遭
  • 從失敗中學習
  • 真誠才是上策
  • 釋放自己
  • 接下來呢?
  • 從舒適區轉到樂趣區
  • 富由心生
  • 處理資訊超載的狀況
  • 將問題化為機會
  • 人生理當要冒險
  • 有破壞才有創造
  • 步驟1選擇自己熱中的利基
  • 步驟2找出這個利基中的急迫問題
  • 步驟3提供自創解決方案,用以交換名單與電郵地址
  • 步驟4接洽名單擁有者, 請對方發送解決方案
  • 步驟5找出更多問題,想出 更多能銷售的解決方案
  • 步驟6持續與顧客和 事業夥伴建立關係
  • 步驟7重複此一循環,以建立 多個被動收入來源
  • 名人部落格── 來杯CEO泡的「茶」吧!
  • 月逛書市──搞定!
  • 大師預告
  • 大師客服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