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輕鬆讀 2005/12/15 [第158期]:矽谷特藏檔案

點閱:10

作者:蕾絲莉.柏林(Leslie Berlin)原著

出版年:2005.12

出版社:輕鬆讀文化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企業名人

格式:EPUB 流式,PDF,JPG

頁數:68

字數:68003

馬上看!不用等預約。
借閱說明

他,最有影響力的發明家,發明積體電路、創辦Intel,更改變了矽谷。

本期目錄:

要點整理/Key Words

-早期
-夏克利的影響
-快捷半導體
-諾宜斯經理
-創立英特爾
-跟英特爾一起一飛沖天
-諾宜斯的退休生涯

在地觀點——積體電路的來時路與未來路/陳良基

大師知識看板——克萊斯勒公司執行長拉索達最少資源創造最大效益/ 經濟日報

主題看板:

電晶體之父威廉.夏克利(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1910∼1989)

夏克利出生於倫敦,父母親是駐英的美國礦業專家。1913年,夏克利舉家遷回史丹佛大學所在的加州帕洛阿圖市,而夏克利對物理的興趣,就是受到了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鄰居啟發。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之後,夏克利進入貝爾實驗室,並且在貝爾實驗室成立固態物理研究部門時,出任部門領導人。1947年12月16日,夏克利旗下的研究員華特.布萊頓以及約翰.巴汀以鍺為原料,利用點接觸(Point Contact)的方法製造出史上第一個電晶體。然而一手推動電晶體研發的夏克利,在實驗成功的當下並沒有能恭逢其盛,而且也沒能列名在點接觸電晶體專利的發明人之中。儘管如此,夏克利還是因為電晶體的發明,和布萊頓與巴汀共同獲得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夏克利後來改用矽當原料,研發出現行的接面式(Junction Type)電晶體以及場效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把人類文明帶入「矽器時代」(Silicon Age),也贏得了「矽谷摩西」的美名。

夏克利易怒和偏執的個性,是和他專業成就齊名的另一大特點。曾在夏克利手下任職的高登.摩爾曾這樣回憶道:「夏克利常常認為,他的手下會故意搞砸一些實驗或專案,讓他的研究不能成功。」夏克利的後半生,把興趣轉到人類智能的研究上,但是偏執的個性卻讓他提出了種族優化的理論,認為智商低於100的人,都應該被消滅。他並且鼓吹成立「諾貝爾精子銀行」,以身作則地呼籲諾貝爾得主,應該為提升人類智力,捐贈出自己的精子。因此,美國《時代》雜誌雖然把夏克利列為20世紀百位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也下了個頗值得玩味的標題:「他是電晶體之父,也是把矽帶進矽谷的推手,但是大多數人會記得的,卻是他那驚世駭俗的種族偏見。」

積體電路(Integration Circuit,IC)

積體電路的構想,最早是在1952年,由英國的杜默(Geoffrey W. A. Dummer)提出。而在1964年9月12日,任職於德州儀器的吉爾比(Jack Kilby),製造出了史上第一個積體電路。5個月之後,英特爾的諾宜斯,也以平面工藝技術製造出積體電路。雖然諾宜斯提出專利申請的時間較晚,但是由於諾宜斯的製程較為可行,因此較基爾比提早3年多取得專利。這樣的結果,引爆了IC業史上最早也最大的專利訴訟案,而且一路纏訟了30餘年。這場戰爭最後和平收場,兩人共享「積體電路發明人」的榮譽。基爾比在2000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時,也不忘推崇當時已經過世的諾宜斯,把這份因積體電路得來的榮耀,和諾宜斯一起分享。

雜誌簡介

創立於2003年的大師輕鬆讀,原本屬於商業周刊旗下刊物,每週由國外專家評選一本時下暢銷財經管理專書,濃縮萃取精華,由台灣專家編輯群進行輕量化編輯,以中英對照週刊型式出版。出版之後一直深受中高階經營管理人喜愛,並列為提升個人競爭力的秘密武器。

  • Key Words要點整理
  • 早期
  • 夏克利的影響
  • 快捷半導體
  • 諾宜斯經理
  • 創立英特爾
  • 跟英特爾一起一飛沖天
  • 諾宜斯的退休生涯
  • 在地觀點──積體電路的來時路與未來路/陳良基
  • 大師知識看板──克萊斯勒公司執行長 拉索達 最少資源 創造最大效益/經濟日報
  • 大師預告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