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唯有孔孟學說……。」
孔子、孟子人生智慧所創出的學說,穿透中國兩千五百年歷史,創造出古今中外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哲學!
儒家思想為什麼被稱作「孔孟之道」?孔子身後一百多年的孟子如何在諸侯混戰的烽火中將孔子的學說發揚光大?孟子又是怎樣在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今天的中國人能從孟子哪裡得到什麼有益的啟示?千年之後,孟子的智慧是否依然生機盎然?
歷代以來,學者研究注解《論語》的不知凡幾,經由此書而找到個人立身處世之道,並且成就志業的更是不可勝數。書中的幾句話往往形成終身受用的座右銘,使人在委曲時願意沉潛努力,並在順遂時知道謙虛收斂。學習孔子,很難避免地會覺悟「人生可以不一樣」。所謂的「不一樣」,是說看似平凡,其實是十分不平凡。平凡的是外表,再多的財富與再高的地位也無法增益一個人的價值,因為價值是屬於人格的評斷,而這正是不平凡之處。若能覺悟其中的道理,人生將由被動變為主動,而這樣的人生也才真正值得我們去活啊!
只有讀《論語》是不夠的,孟子承孔學並發揚,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亂世做人處事思想的核心。孟子的大智慧就在於他開天闢地,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次發明並系統闡釋了道德人本主義和道德理想主義,第一次昭示了人類對道德理性之自覺。孟子認為,道德是人之為人的本質特徵,也是人區別於禽獸的本質所在。道德實踐本於天道之所必然和人道之所當然,它具有既內在又超越的絕對價值。一個人實現了道德圓滿,他便實現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一個社會,如能按照道德原則去組織和建設,這個社會就是最符合人道理念的社會,因而是最理想的社會。按照道德原則去修身做人,叫做「內聖」;按照道德理念去治天下,即為「外王」。「內聖外王」是孟子道德人本主義和道德理想主義的最高境界。
本書作者以人的生活為經,順著自然生成的脈絡,一面論述人生的忠恕之道,同時隨緣引孔孟原典以相印證,希冀這種以人為經,以典籍為緯的方式,會更貼近人生,從而讓孔子孟子的生命智慧與精華再次綻放。
本書特色
1.本書觀點獨特,文字脫俗,實是中國式的31則心靈雞湯!
2.從做人處事的角度全新解讀孔孟,書中的故事與哲理雙雙吸引人。
3.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遺產中,儒家思想的孔孟哲學總是被推為最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思想與精神的思想代表,且深受西方的推崇。
4.孔子的智慧主旨在於禮儀行為,正是現今亂世最能因應時機變通的求生學。